防中風全面磁力共振健康檢查
包含大腦、小腦、腦幹、眼球、鼻腔、鼻竇、中耳、內耳等部位,早期發現及評估是否有腦血管疾病引起之微小梗塞、腦腫瘤、腦血管異常、血管瘤、腦萎縮及腦實質病變。
體檢內容包括——
1. 磁力共振中風檢查
2. 心電圖檢查
3. 上腹部超聲波檢查
4. 血液檢查
5. 腫瘤標記檢查
6. 糞便與尿液檢查
7. 胃部檢查
如你有下列情況,可能不適宜進行磁力共振檢查,請預先告知醫療人員,包括:
-人工耳蝸
-IVC filter
-Swan-Ganz導管
-胰島素體內注射器
-體內電極、刺激器
-神經刺激器
-植入之藥物注射器、血管支架、止血夾
-過去手術有利用鋼絲縫合或鋼片、鋼釘固定或裝置人工關節
-裝有金屬性假牙或鑲牙(易造成假影,影響判讀)
-有藥物或食物過敏
-懷孕初期(三個月或以下)
-密閉恐懼症
磁力共振的原理和主要用途是?
磁力共振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MRI),利用強大的磁場來引起原子核釋放電磁波將人體內部詳細顯示到影像中。磁力共振掃描沒有輻射,因此適合人體大部份部位(包括肌肉骨骼系統及神經系統)作身體檢查、診斷及跟進。磁力共振在檢查較常應用於腦部、脊髓神經、韌帶、關節、肌肉、心臟、血管、乳房、腹部等檢查,亦有應用於監察脂肪肝變化及軟骨修復進度。
磁力共振掃描有副作用嗎?會發放輻射嗎?
磁力共振掃描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藉其強力磁場,將人體內的氫原子含量不同,從而産生不同的共振現象。有別於X光檢查或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並不帶輻射。
進行磁力共振掃描前為什麼需要注射顯影劑?用途是什麼?
打顯影劑主要是為顯現血管及不正常組織,視乎需要而打。MRI檢查注射顯影劑時不會有感覺,發生過敏及生理不良反應的頻率很低。